住房消费券应作为福利长期发放
住房消费券可以作为一项长期的福利政策,对于中低收入者发放,让中低收入者在购房的时候,能够享受经济发展的红利。住房消费券不能向其它的消费者券,只是作为一项短期的刺激政策,而应有一个中长期的规划,为老百姓购房切实减轻负担。
最近,消费券在很多地方实施,确实产生惠及百姓刺激消费的效果,而且,消费券也得到了高层的认可。全国政协委员、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在回答《证券日报》记者提问时表示,赞成消费券的发放,而且不怕“试错”。消费券的基本思路没有问题,但在实践中,可以抓住一些主要的产业来刺激消费,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。我在去年是力主推出消费券的,消费券确实只是会产生短期效应,但救急之际,确实利大于弊。
从现在发放的消费券的类别来看,各地各不相同。杭州的旅游消费券、重庆苏宁发放家电消费券、有的地方药房发消费券、全国各城市的房地产行业被炒作得沸沸扬扬的购房消费券等等。政协委员张力建议,政府对通过资格审核的中低收入家庭发放购房券,在限期内购买限定面积的普通商品房,购房券可折抵相应金额,开发商收到购房券后可直接抵减相应金额的应缴地价、税费等。
住房消费券是个好东西,只要对老百姓有好处的,都可以推出。虽然不可能面额太大,但终归有些改进,有总比没有强,有优惠总比没有优惠好。
目前来看,房地产市场正在进行横盘整理的形态,最近可以看出,成交量明显放大,但价格也在微调,价格的波动确实为刚性需求者提供入市的机会。比如根据北京2月份的二手房销售数据看,其销售量已经回到2007年的水平,市场呈现出回暖迹象。而2月的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78.76万平方米,比1月48.81万平方米增加61%。这一数字与2006年和2008年同期相比都增幅明显,分别上涨26.91%和129.09%,与2007年基本持平。去年最先调整的深圳,成交量也开始暴涨。一线城市出现短暂的楼市成交量爆发期,这说明市场有所回暖,迎来一个小阳春,这也是以价格的下调换取成交量的结果。但仅凭短期的回暖还不足以说明楼市横盘整理形态已经结束,2009年楼市存量很大,市场压力也很大,短暂的价格回调换取的只是部分刚性需求的集中释放。楼市成交量要想获取突破性的进展,就需要政策面的支持。
在价格相对刚性的情况下,对于一些中低收入的家庭需要购房者,发放住房消费券也是一种福利,相当于用于公正的支付转移,让中低收入者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。住房消费券可以有政府通过审核,主要针对本地有购房意愿的中低收入者发放,开始的时候,面额可以少一点,等逐步成熟的时候,可以扩大范围和面额。
现在市场的流行的购房消费券主要是企业的让利,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,但也需要升级,最好是政府联合这些有经验的网络平台,进行发放,但需要政府审核购房者的收入水平,切实让中低收入者购房获得实惠。
住房消费券作为一种带有救济性质的资助,也是对一些中低收入者购房难题分担一部分忧愁。可以作为一项长期的政策实施,不像危机之中的其他消费券,具有短期效应,而是对于中低收入者购房的一项长期的资助,作为一种福利形式,发放给合适的人群。
评论